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10月,汽車產銷環比繼續增長,同比降幅比上月有所收窄。本月芯片供給情況較9月略有緩解,盡管國慶長假有效工作日相對減少,但市場需求依然保持增長,新能源汽車增速更為明顯
? ? ? ? 2021年11月7日,河云資本總經理馬燕、中科招商副總裁李漢金一行來公司考察。公司領導王慶、曹軍陪同來賓參觀了生產現場和實驗室,并與來賓就今后的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2021年10月24日下午,以“攜手今日,共享明天”為主題的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21年度核心供應商大會在貴陽航天園航天酒店召開,來自全國7省9市的核心供應商代表和凱峰公司相關領導三十余人出席會議。
2021年6月1日,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召開技術創新表彰大會。
“缺芯”的發酵,實際上超過了行業預估。之前就曾有諸多行業機構的分析人士悲觀地預測,2023年恢復到正常狀況,已經非常理想。
【概要描述】10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未來十五年(2021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
10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未來十五年(2021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
按照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將明顯提高,動力電池、驅動電力、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應用。
盡管最終版的文件還未對外公布,但會議就產業的發展提前釋放了四個要點,包括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以及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這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產業優勝劣汰
在加大關鍵技術攻關方面,會議提出,要鼓勵車用操作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這意味著新能源車企在核心技術領域仍需加強,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也備受關注。在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規劃》凸顯了快充這種充電方式的重要性,同時明確了對充電基礎設施給予財政支持。
在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方面,會議提出,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
川財證券發布的一份研發稱,比例約束將為重點區域公共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增量帶來有力保證,考慮到部分公共領域短期內仍難以完全實現電動化,80%的新增車輛電動化比例目標符合實際,政策力度符合此前的預期。明年起,京津冀、汾渭平原、長三角等地區和福建、貴州、江西、云南、青海等省份的b端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持續上漲,國內自主品牌具備先發優勢、有望充分受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新能源汽車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
“推動建立新能源汽車全國統一市場,就是要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目前仍未形成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當前,地方保護仍然存在,設立地方目錄或設定高于國家標準的技術要求,對想進入本地的外地新能源車企設置障礙。比如出租車公司采購的新能源汽車大部分來自本土車企。”汽車分析師張翔認為,“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優勝劣汰,這也是在鼓勵企業積極研發,提高技術水平。”
而從最近幾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也可以看出,政策方向在降低補貼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技術門檻,鼓勵企業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安全可靠性,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倒逼技術升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起,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多月下滑,直到今年7月份,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才迎來首次轉正。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今年以來,新能源下鄉、地方補貼等利好政策頻出。此外,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延長至2022年底。
目前,歐洲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較猛。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10月4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數據庫》統計顯示,2020年8月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約為8.2萬輛,同比增長138%。對于歐洲電動車的快速增長,業界甚至出現了歐洲電動車銷量將超過中國市場的聲音。
“電動車已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這也是本次規劃強調要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原因,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合作,在提高競爭力的同時把市場做大。無論是大眾與江淮的合資還是奔馳與吉利共同生產smart車型,都屬于國際合作,外資車企采用國內電池也屬于國際合作。隨著股比的放開,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張翔對記者表示。
外資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正在發力。目前,特斯拉銷量不斷上漲,搶走了部分市場份額。而奧迪、奔馳首款純電動車已在去年上市,寶馬首款純電動車也在今年9月份發布,而大眾汽車基于全新平臺的首款純電動車也將在不久后上市。此外,外資車企加大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的投資,紛紛與國內電池供應商進行深層次的合作。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9.6萬輛,占整個汽車市場銷量比例僅為3.75%。
“無論規劃中指出的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還是加強國際合作,都表明了新能源汽車企業未來要提高技術水平、產業優勝劣汰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該規劃的推出,在提升整體產業水平的同時,也會淘汰一批企業。”張翔對記者表示,未來國內自主品牌高端化趨勢會越來越明顯,這也有利于正面應對來自外資車企的競爭。
聯系方式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21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貴陽 黔ICP備14000084號-1